國際核電工業展自2011年至今已舉辦六屆,見證了中國核電產業調整蛻變、加速自主創新的十年。期間,AP1000和EPR全球首堆先后投產,三門一期、海陽一期、臺山一期項目全面建成;采用華龍一號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全球首堆投產發電,位于沿海四省的后續項目開啟了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;國和一號自主三代核電研發完成,示范工程開工建設;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順利實現全面調試,預計今年年內并網發電??梢哉f,我國核電技術實現了由二代向三代的跨越,而且,以此為帶動,設計研發、材料攻關、裝備制造、建設安裝、產業協同等產業鏈各個環節均實現了飛躍。
作為國家名片和國之重器,核電的諸多創新成果,亮相歷屆核電展,足以振奮人心。然而,展覽也悄然傳遞出這樣的信號:核電產業的創新節奏和速度似乎放緩了,產品和技術迭代的活躍度,以及市場主體的亢奮度,遠不及“風光儲”這樣的新興產業。
作為技術密集、科技含量高的國家戰略性產業,核電產業科技創新的勢頭緣何沒那么強勁了?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。
首先,與“風光”等新能源產業相比,核電產業投資大、研發和建設周期長,產業鏈聯動效應明顯。一般情況下,單個項目投資動輒上百億,而且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建成,整體性能的考驗周期也在一年以上,導致創新成本高,創新周期長,創新成果顯現較慢。例如,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從初始研發到開工建設,歷程長達近20年。國和一號也是歷經十年時間,才完成引進、消化、吸收和再創新任務。另外,相關設備研發制造緊密依托項目本身,全周期投資和成果落地也并非一蹴而就。過去十年,核電關鍵設備和材料取得了重大突破,綜合國產化率超過了85%,制造企業付出了巨大努力。但即便如此,還有少數技術含量高、工藝難度大的關鍵設備或核心零部件的設計制造技術沒有掌握,短板依然存在。
其次,任何一個產業要持續創新,都離不開產業規模和市場需求的支撐,核電更是如此。過去十年,我國核電發展政策幾經調整,總體在相對謹慎的政策引導中穩步發展,業主和制造企業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項目少、訂單少,甚至有些大型制造企業在用其他業務支撐核電業務生存,有些民營制造企業更是受核電業務拖累,陷入生存危機而一蹶不振,不得不感嘆“活都活不下去了,還哪有心思去創新?”反觀風電、光伏、儲能等新能源產業,因為產業發展快、市場需求大,刺激基礎材料、整機、電池等產品的創新研發頻率明顯加快,尤其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背景下,“風光儲”在市場蓬勃度和產品更新方面,可以說競爭已經白熱化。所以,通過展覽可以管中窺豹,市場和產業規模是激勵創新的核心鑰匙,而核電這些年恰恰錯失了。
第三,產業協同不夠,或者說產業壁壘的存在,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創新的意愿和程度。正如業內專家所言,部分已經國產化的設備難以在工程實踐中得到推廣應用,有些設備因研發及轉換成本高昂而與成熟產品市場價格存在矛盾,導致無法應用,加之企業之間各自為政,關起門來搞研發,優質資源無法統籌協調,導致好技術、好成果只能當展品,無法成為產品,更無法創造價值。
創新驅動發展,創新引領變革。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賦予中國能源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新的歷史使命,也給所有低碳能源帶來新的歷史機遇。在此背景下,核能要與“風光”等可再生能源同臺競技,必須客觀認識到科技創新的緊迫性和客觀制約條件,盡快補短板、強軟肋,以求更多發展空間,助力低碳能源體系建立和社會經濟綠色發展。